关于祛魅
关于祛魅
一边觉得这个世界草台 一边觉得别人都好牛逼
1. 平台和人
“世界就是个巨大的草台班子。” 每次它出现后边总要跟几个让人大跌眼镜的事件加深人对它的信服,来忘掉这个单纯的论据所表达的意思,我们看一看这些事件有哪些公共点和它们的组成原因是什么。
让我们觉得世界草台的事情大都是有一个特低级的事情在一个很高的平台上展露出来,产生些不合时宜的可笑,让这个原本高高在上的平台变的草台。或许幻想或许希望或许吹捧或许努力大家一起搭建一个平台构造一个规则,通常下这里潜规则就是维持这“伟大的梦幻”。这种梦幻不是那种虚妄的空切的,是真实积极的可以称为梦想的。一步一步当这个平台成熟起来,时间维度很长的跨度,过了也许好几代人,他们会被忘记,所谓初衷渐渐也被隐埋。又过了很久,突然一个小丑踩烂了早遭虫蛀的木板引起台下骚动,这里也就变成了草台。
时间很容易积累人的技术劳动成功,很难传递人的精神象征。这种平台很容易再次被建造,“煤老板”只需要一个感动的念头就会建造一个巴黎圣母院然后交给不专业的“亲信”,在一个幼稚的人被推到富丽堂皇的灯光下的那一刻,只要他目的不是那个“高尚的梦”,他的一切都像小丑在草台上跳舞。可怕的是人们意识到这是一种现象从而导致越来越多的人不敢再去做那种美丽的梦,对世界的失望很容易让我们在向着完人进步的道路上迷失方向。
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是交错的,社会整体向上是因为人的发展推动的。就好像油缸里的油和车速的关系。
2. 祛魅
‘魅’本说是能迷惑人的鬼怪,后面常表示“吸引力”的意思。祛魅说是丧失了吸引,常作主观被动表述。我对XXX祛魅了:我感觉到XXX吸引不到我了。
这个状态是需要被意识关注的么?
‘祛魅’应该是一个动作,一个心态意识的转变,转变发生的话是会被主观意识所感知的。‘魅’的生成可能是潜在的,突然在眼前闪现的某个高光正好刺激了我的一条神经让我‘魅’上。这算一种不清醒么?这种‘魅’让我看到对方能撩动我的点,这种点或多或少有遮蔽对方其他方面不突出甚至我讨厌的地方。经过时间的推移产生对对方更全面的认识从而清醒出我对对方的欣赏和厌恶并存的状态,这个清醒算对这个事物整体‘祛魅’,但是对整个事物的某个点是不是还是没有‘祛魅’。所以这个动作大多是描述 丢弃因对一个事物的某个属性而对它产生欣赏,从更清晰全面的了解这个事物 。
为什么能‘魅’上?什么样的人会经常‘魅’上?经常’祛魅‘对自身会不会有影响?
文化之中总被强调事物的两面性,不要从单一角度看事物,但全面了解是需要时间、机会和感知的。又一方面引出“第一印象”就成为‘魅’上的重要条件,所谓“每个人都会被第一印象打败”。关于什么角色容易被‘魅’这个问题好像又点不好说,因为“软肋”这个概念,戳准了就是一魅一个准。但时间是流动的,事物和见识都是发展的,总会有一天对事物本身祛魅而到时更清晰的魅的点能不能对自己的决策又个积极的影响是有些重要的。所谓“凡事小心谨慎”。
‘祛’的契机?
“平生不修善果,只爱杀人放火。忽地顿开金绳,这里扯断玉锁。咦!钱塘江上潮信来,今日方知我是我。”突然想起鲁智深听潮圆寂,顿悟生道。原本追求的就是大碗酒大口肉的豪爽洒脱、扶贫弱之人的仗义慈悲和与患难见拔刀相助的江湖义气,可豪爽洒脱之后的撒泼惹事,仗义慈悲之后的意外丛生和江湖义气之下的身不由己也不让他内心踟蹰。此‘魅’噬之于深,‘祛’之于深。也许从智真长老对其的态度所谓感化之时‘祛’的种子已经种下。江潮到底是契机还是由头,江湖义气是惩恶扬善还是助纣为虐他是不是早就清楚。---阿勒 扯歪了。 就这吧 ‘祛’也许是慢慢觉醒的,但是有时候需要契机来对自己声明。